能源动力与核技术工程学院成功举办硕士点申报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校内外专家齐聚,共绘学科发展新蓝图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三年行动方案”学科建设要求,加快推进能源动力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2025年10月21日,沈阳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核技术工程学院在G座322会议室隆重召开硕士点申报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本次会议聚焦学科发展关键节点,旨在汇聚校内外顶尖智慧,为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精准把脉、献计献策。
会议由能源动力与核技术工程学院院长潘宏刚教授和副院长杨硕副教授共同主持。潘宏刚院长向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学院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平台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阐述了申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术型硕士点和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为确保论证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学院特邀多位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智囊团”。与会嘉宾包括: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俞自涛教授、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副院长杜涛教授、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陈乃超教授、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高龙副教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杨新乐教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李彦龙教授、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院长曾鹏飞教授、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薛锐副教授。此外,沈阳工程学院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姚远及能核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十余名教师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了本次会议。

在论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两个硕士点的申报材料、学科方向特色、师资队伍构成、人才培养方案等核心内容展开了深入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沈阳工程学院在能源动力领域具备扎实的办学基础和鲜明的行业特色,申报两个硕士点恰逢其时。同时,专家们也从凝练学科方向、突出产教融合、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潘宏刚院长在总结发言中对各位专家的倾囊相授表示诚挚感谢。他表示,学院将认真梳理、充分吸收专家们的宝贵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申报材料和培养方案,持续聚焦“双碳”目标与能源安全需求,强化产教融合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力争早日实现硕士点突破,为辽宁省能源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高层次人才支撑。
本次论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院硕士点申报工作指明了方向,更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为推动学院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