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学院2023
科普教育基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服务 >> 科普教育基地 >> 正文
能源动力与核技术工程学院能源电力碳中和技术科普教育基地
发布时间:2024-03-07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沈阳工程学院能源电力碳中和技术科普教育基地立足学校办学特色,依托学校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清洁燃烧与储能技术中试基地),以及能源动力与核技术工程学院多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创新中心、省级教育教学平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创新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基地现已形成了“能源+化学”“能源+材料”“能源+AI”多学科交叉的能源电力碳中和技术科普教育力量。基地主要围绕以下应用技术开展能源电力碳中和技术科普:

(1) 低碳清洁供能与智慧能源管控技术方向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能源融合发展,推动煤炭、电厂、电网等传统行业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针对电、热、冷等多种用能需求,以多能互补供热系统理论设计与优化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电蓄热/生物质/核供暖燃气(氢气)冷热电三联供冰蓄冷空调电蓄热蒸汽锅炉、“大空间长时储能”等研究。上述技术成果有力支撑了我省供能企业按需精准供热和精益生产管理,瞄准用能智慧输配领域,综合用系统优化市场和长时梯级储能行业,深度服务辽宁省能源和环保产业创新链。

(2) 火力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与能源电力生产安全方向

围绕高效、灵活、低排放的煤基发电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清洁高效供暖与电力峰谷调节综合利用、发电设备低碳降耗与低碳经济运行、发电供给侧设备健康管理及协同智慧控制等研究。上述技术成果有效推动了辽宁省充分挖掘火力发电现有资源优势,促进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有效解决电网深度调峰安全稳定运行和清洁能源消纳之间的矛盾。

(3) 低品位碳基能源热化学转化与催化燃烧方向

围绕先进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绿色高效提质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精合替代、煤/生物质基合成燃料与零碳燃料的低碳掺混燃烧、生物质固//气相工程热化学产物全生命周期高值化利用、生物质基能源材料高效制备与改性工艺等研究。上述研究成果极大满足了辽宁省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耦合替代的技术需求,实现我省煤基和低品位碳基能源利用向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

沈阳工程学院能源电力碳中和技术科普教育基地拥有实验演示及科普宣传场地共11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1636万元,下设清洁燃烧发电与供热基础测试实验室气体燃料燃烧综合测试实验室/微尺度流体界面现象与过程控制技术实验室一维炉和生物质气化炉中试实验场“大型煤粉悬浮燃烧发电技术中试实验平台”、“大型生物质沸腾燃烧发电技术中试实验平台”和“大型废弃物层燃燃烧发电技术中试实验平台”。拥有清洁燃烧实验所需的各类大、中、小型实验检测设备,包括PLIF平面激光诱导荧光实验系统(Quantel-smart 850)、日本三维高速摄影仪、TSILDV)激光多普勒测速仪、超高分辨率专家型红外热成像仪NEC-AVIO R500EX、小型化多功能管式炉、多频电磁炉。此外,拥有高性能IBM中型并行机集群系统、电站虚拟仿真系统(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核电),可用于大中型数值仿真计算和集控运行仿真。因此,基地现以具备虚实结合、软硬件兼具的科普宣传条件。

咨询电话:024-31975290

 

版权所有© 沈阳工程学院 能源动力与核技术工程学院 辽ICP备05001368号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昌路18号 邮编:110136